平安筑梦 立德明纪 | 中文系(珠海)2024级开展反诈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Body
2025年3月31日下午,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于南校园丰盛堂A106会议室面向2024级本科生召开“筑牢安全防线、深化学风引领”主题年级大会,通过案例推演、技术解析、制度解读与榜样引领,助力构建校园安全与成长服务的协同育人体系,为青年学子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系党委副书记沈锐、青专辅导员李丽副教授、系团委书记、党政专职辅导员王颜玉老师及全体24级本科生出席会议。

1、安全警示:拆解诈骗新套路
会议伊始,系党委副书记沈锐作安全意识强调,“安全意识是当代青年的必修课,既要警惕‘看得见’的风险,更要防范‘看不见’的陷阱。”沈书记指出,诈骗分子常利用“信息差+人性弱点”组合拳,对反诈意识不足的大学生实施精准诈骗,要求我系学子培养三种能力:
-
风险洞察力:对非常规转账要求保持“条件反射式警惕”;
-
信息甄别力:善用互联网检索、权威平台验证消息真伪;
-
法治践行力:严守法律底线,做网络空间的清朗卫士。
本次班会聚焦大学生群体高发诈骗类型,结合真实案例,剖析犯罪套路。如利用大学生的追星、游戏等常见爱好,以“低价门票”“限量装备”诱导脱离正规平台交易,再编造“操作失误需解冻”等借口诱导转账,实施诈骗。此外,诈骗分子常以兼职刷单为诱饵,通过团伙作案伪造群聊“成功案例”营造从众效应,以“小额返利-大额锁死-持续投入”心理控制链套牢受害者,实施多次诈骗。随着AI技术的发展,利用其进行诈骗的案例也较高发;诈骗分子利用AI合成熟人语音视频、伪造“涉案通缉令”等诈骗手法,技术伪装性极强。
在班会现场,王老师模拟“共享屏幕窃密”场景,揭示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窃取支付密码、验证码的全过程,警示学生“屏幕一共享,钱包秒清零”。
2、反诈行动指南
在具体案例分享后,班会现场还给出了校园反诈“三防三练”实操手册,强化学生应对能力。
首先,王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技术防护,在日常使用软件过程中关闭免密支付、定期更新密码、严控APP权限授权,并要求全员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境外来电拦截功能;其次,告诫学生增强防范心理,牢记“不贪小利、不惧恐吓、不存侥幸”十二字口诀,遭遇“低价抢票”“刷单返利”等话术时,立即执行“挂断-核真-报警”三步骤;此外,现场还带领学生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晰出租银行卡、参与“刷流水”等行为的法律后果,避免学生成为犯罪“工具人”。
针对形式多样的新型诈骗,王颜玉老师现场演示“核验五必问”:“对方身份是否真人确认?转账需求是否符合常理?链接来源是否可靠?操作流程是否存在异常?遭遇胁迫是否立即报警?”帮助学生通过“五必问”快速识别各类诈骗“套路”,并再次重申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的必要性。
3、学风建设,护航成长
除反诈教育环节之外,班会同步开展学风建设与成长答疑环节。
班会邀请到文珠优秀毕业生代表博士生吴清月学姐为本科学生分享大学生涯规划。吴清月以“目标锚定-资源整合-节奏把控”为主线,建议新生“大三前明确升学或就业主赛道,善用老师开放预约的办公室时间与图书馆资源,将焦虑转化为周计划清单”,并展示“文献脉络梳理法”“时间四象限管理表”等“提效秘籍”,为学弟学妹提供方法、指引方向。
此外,会上讲解了2025年奖学金管理办法修订要点,针对学生关切的“志愿时长认定边界”“校级社团任职加分”“学科竞赛分类标准”等问题,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导向。
在本次班会上,王颜玉老师还进行了校规校纪的强调;结合《中山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重申考试抄袭“一票否决”制度,并发布《学业预警白皮书》,以2023届、2024届毕业生升学深造率和平均绩点等详实数据举例,激励学子“以诚信筑基,以奋斗致远”。
会议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班会既是“安全警示课”,更是“成长赋能课”。未来,我系将常态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力求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够掌握最新的防骗知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铸就防诈长城,让诈骗黑手无处可藏!